11月10日晚,在香港启德体艺馆上演的十五运会男子手球铜牌争夺战,现场观众的助威声如海潮般此起彼伏,不曾停止。尽管香港队以25比33的比分惜败于北京队,未能收获奖牌,但作为一支“业余队伍”,他们一路拼搏到第四名,展现了难以忽视的奋斗精神。

香港男子手球队展现“狮子山意志”

香港队此前曾多次出战全运会,在六次参赛经历中五次进入决赛阶段,历史最好成绩为十三运会的第六名。而在本届全运会,当他们战胜广东队跻身四强时,已经打破了球队的纪录,创造新的辉煌。

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北京队时,队长谢永辉坦言,对手非常强大,胜算微乎其微。但教练的叮嘱是不遗余力地享受比赛过程。比赛中,香港队没有畏惧挑战,积极争胜。从比赛伊始,他们就拼尽全力不到两分钟便拿下两分;即便在下半场比分落后时,他们也始终不言放弃,坚定地一分分追赶。

赛后,队员叶冠雄以鞠躬的方式向观众致谢,并说道:“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只是球队的奋斗,更是全香港共同努力的成果。”陪着五岁儿子观看比赛的庄泽文感慨地说道:“胜负并非最重要的,我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香港队的拼搏精神,同时认识到手球运动的魅力。”这样的感动和支持,成为了全场观众对香港队的注脚。

香港手球总会董事局主席何仲浩表示,香港男子手球队在全运会的表现堪称香港球类项目的佼佼者,因此本届全运会香港赛区将手球列为重要的竞赛项目。这支队伍不仅突破了历史最佳,还赢得了众多人的心。观众、媒体乃至整个香港,都因他们的拼搏精神而倍感振奋。

尽管香港队员们未能得到铜牌的收获,但他们用一次次的奋斗感染了无数观众。这些被称作“黄金一代”的球员们付出了非比寻常的努力:由于手球尚未被纳入香港的体育精英制项目,他们的训练没有薪酬支持,也缺乏专业的医疗保障,日常开支需自理。同时,场地匮乏和工作冲突让训练困难重重。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备战前牺牲了个人生活,有十五名主力选择辞职或暂停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全运会的准备中。

副队长刘健斌是团队中牺牲最多的一员。他在比赛前一个月遭遇严重伤病——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但他仍坚持在半决赛负伤上场,直至再次受伤被迫退出比赛的时候依然拼尽全力攻入一球。他表示,为团队贡献一分,增强士气是无价的,“无论重来多少次,我都会选择为球队而战。”

香港队助教魏德甘感叹队员们的毅力与纯粹。他作为曾经夺得伦敦奥运会银牌的瑞典国家队成员,见识过高水平职业赛事,但在与香港队共事两年间,队员们的执着与热爱同样深深打动了他。“他们虽然是业余球员,却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水准与精神。”

香港男子手球队展现“狮子山意志”

香港队虽未能站上领奖台,但他们的故事已经被更多人铭记。他们展现的不懈努力、对过程的珍视,以及最后时刻绝不放弃的狮子山精神,赢得了所有香港观众的敬意。正如赛后仍守在场馆出口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送别球队时表达的感慨:“他们拼尽全力,即使未能赢得奖牌,但他们的精神已征服了我们。”